供应链「暗战」:谁在主宰茶饮江湖的隐形战场?

日期:2025-04-08 19:52:14 / 人气:14


一、茶饮江湖的狂欢与隐秘战场
茶饮市场的爆发式增长
消费市场的崛起:
中国人每年喝掉超过213.1亿杯现制茶,相当于每秒676杯。2024年全国新式茶饮门店数量超60万家,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突破4000亿元。
资本市场的狂欢:
蜜雪冰城上市认购金额高达1.84万亿港元,刷新港股历史纪录,市值逼近千亿大关。然而,蜜雪冰城的盈利模式并非靠卖茶,而是通过供应链赚取利润。
供应链:茶饮江湖的隐形战场
供应链的核心地位:
茶饮品牌的利润和成本直接受供应链各环节(原料、生产、物流等)的影响。蜜雪冰城通过自建五大生产基地、全球采购网络和冷链物流,将核心原料自产率提升至60%,包材成本降低50%。
供应链的隐秘力量:
蜜雪冰城、茶百道、古茗等品牌的快速扩张,离不开背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。供应链不仅是成本控制的关键,更是产品标准化与口味创新的支撑。
二、供应链的竞争格局:内卷与暗流涌动
品牌自建供应链的“军备竞赛”
自建供应链的趋势:
古茗、茶百道、沪上阿姨等品牌纷纷效仿蜜雪冰城,布局原料生产基地,导致行业产能过剩,议价能力下降。
例如,茶百道在福建福州建立6000余平方米的茶叶包装工厂,年产能达5000吨。
供应商的生存压力:
产能过剩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,供应商利润空间被压缩。部分中小品牌因无力承担供应链投入而陷入困境,行业增速放缓至8.2%。
外部竞争者的跨界冲击
咖啡巨头的降维打击:
瑞幸以“9.9元价格战”切入新茶饮市场,星巴克推出轻乳茶系列,直指中高端市场。
跨界玩家的野心:
绝味鸭脖等企业依托成熟供应链推出均价仅7元的现制奶茶,试图分一杯羹。
供应商的“被卷入”:
外部竞争者的涌入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的内卷,供应商在价格战中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。
供应商的业绩困境
客户流失与毛利率下滑:
田野股份因个别客户流失,毛利率从2021年的29.16%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的25.64%。
中小品牌的冲击:
蜜雪冰城的低价策略(如柠檬水4元一杯)对本地化品牌造成巨大冲击,进一步压缩了供应商的利润空间。
三、供应链的未来出路:回归需求与生态
供应商的转型方向
瞄准本地化品牌:
外部供应商可以将目光投向书亦烧仙草等非全国化品牌,这些品牌缺乏全栈式供应链能力,为供应商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。
C端市场的探索:
牛奶供应商皇氏集团推出奶茶品牌“在桂里”,佳禾食品押注咖啡业务,尝试直接面向消费者市场。
健康化与原料升级的趋势
消费者的新需求:
茶百道推出“超级蔬食”系列主打0添加,古茗推广A2牛奶,喜茶标注产品卡路里,迎合消费者对“清洁标签”的需求。
供应链的深度变革:
健康化与原料升级成为供应链的重要趋势,紫山集团提出“原生态无添加”是茶饮产品持续发展的方向。
技术驱动的效率提升
AI与数字化的赋能:
品牌通过“智能补货系统”减少20%原料浪费,蜜雪冰城数字化仓储覆盖90%县级区域。
降本增效的策略:
供应商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和流程优化,降低供应链成本,提高运营效率。
生态共建的可能性
合资建厂与产能共享:
茶饮品牌与供应商可通过合资建厂、共享产能的方式降低成本,形成互利共赢的新生态。
全球化与本地化的平衡:
供应链企业可以在全球采购与本地化服务之间找到平衡,既满足品牌的全球化需求,又支持本地化品牌的成长。
四、茶饮供应链的深层启示: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创造
供应链的双重角色
成本控制的核心:
供应链是茶饮品牌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,蜜雪冰城的成功证明了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盈利的重要性。
价值创造的平台:
供应链不仅是成本中心,更是价值创造的平台。通过健康化、技术化和全球化,供应链可以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驱动力。
茶饮行业的未来趋势
健康化与可持续性:
消费者对健康与环保的需求将推动供应链向“原生态无添加”方向发展。
技术驱动的智能化:
AI与数字化技术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效率,降低成本,提升用户体验。
生态共建的共赢模式:
品牌与供应商通过合资建厂、产能共享等方式,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系统,共同应对市场挑战。
五、结语:供应链的“暗战”与行业的未来
供应链的隐形力量
茶饮江湖的狂欢背后,供应链才是真正的战场。蜜雪冰城、茶百道等品牌的成功,离不开强大的供应链体系。而供应商们在这场“暗战”中,既是受益者,也是挑战者。
未来的增长点
在内卷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,供应链企业需要回归需求与生态,通过健康化、技术化和全球化寻找新的增长点。唯有将供应链从成本中心转化为价值创造平台,才能穿越周期,引领茶饮行业的下一轮增长。
隐喻:茶饮供应链的“暗战”,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——在这场战争中,品牌与供应商既是对手,也是盟友。未来的胜利者,将是那些能够在健康化、技术化与生态共建中找到平衡的企业。

作者:亿兆体育




现在致电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亿兆体育 版权所有